《心理学与人类困境》读书笔记 2

现代人意义的丧失所描述的是现代人作为个体在面对巨大社会机器时所产生的无力感,是“即使我知道我是谁,我作为一个个体也产生不了什么影响”这种心态的描述。

个体无意义的情况在变动的历史时期尤其明显。当旧的价值倡导不再具有说服力,传统已经不再可行,个体就会体验到要在他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存在非常困难。除了倡导的方式的落后等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变革时期价值坐标的混乱。

当坚守传统价值却并不能带来幸福,当越来越多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人却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人们便会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正是人在巨大的变革时代的无力感,典型的如《白鹿原》。即使在现代,我们也能体验到这种变动的冲击,比如同川普的当选对许多坚持移民自由平等信念的人的打击。

个体的无意义感来自个体价值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中无法得到体现。西方文化一直教育学生个人的自我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甚至民主制度本身也是对这种个人价值认同的体现,但当学生进入到庞大的社会,感受到自己仅仅是庞大社会中极小的一部分,个体的影响力被完全稀释的时候,个体无意义感就产生了。

个体无意义感的直接后果是带来反抗:对主流价值的反抗。本质上却是希望通过反抗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关注:通过反抗行动,我迫使非个人的权威或者太系统化的体系看到我,认可我,承认我现在的样子,考虑我的力量。

更严重的后果是作为人的责任感的削弱。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组织中责任感随着层级的降低而削弱:除了直接经济利益的激励的削弱,个人无力感到的增加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在组织中发挥的职责和影响越小,他越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无意义感,也就越难以产生责任感。另一个结果是情感冷漠,更进一步的是个人意识的退缩,非个人的、技术力量大的急速增长更进一步挤占了人的意识空间,人放弃对于潜能的追求,退缩到自我的世界。

个体意义的丧失在组织人的现象得到非常具体的体现:只要人放弃了作为个人的个性和身份而进入到一个组织之中,他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由于集体化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要在巨大的体系中获得成功,人必须放弃他作为个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