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基于《亲密关系》第十三章:亲密关系的消解和失败的阅读。亲密关系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旨在探讨亲密关系当中的心理学现象。

这一章有很多启发性的观点,如果选出其中最重要的,我想是下面这些:

  • 相当大一部分的亲密关系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不论人们开始这段关系的时候是怀着怎样良好的愿望。
  • 我们大部分人没有预见到这种失败的可能性之高,其实正说明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了解有多么缺乏,对于进入亲密关系的准备有多么不足。
  • 不幸福的亲密关系并不一定会破裂,因为结束一段关系是有很多成本的。
  • 能否很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对于婚姻的长期稳定非常重要。
  • 亲密关系的失败有很多客观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在亲密关系之处对双方存在很多错觉,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对双方回归正确的认识。
  • 亲密关系解体的过程比我们预想的要有规律可循的多,它在不同的阶段会释放不同的信号。如果想要维护好一段关系,敏锐的捕捉到这些信号并且及时修正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 亲密关系破裂所带来的痛苦很强烈,但它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持久。我们会努力创造叙事,这种叙事有时带有正当化的倾向。也会通过反思努力赋予失败关系以意义,这是自我疗愈的一部分,但是越是深刻的反思越有可能带来更深的成长。

以失败告终

不论我们带着多么良好的愿望开始一段关系,恋情或者婚姻,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关系是以失败告终的,在恋爱里是分手,在婚姻里是离婚。要说明这个观点的数据很简单:在美国,有大约50%的婚姻绥中是以离婚而告终的。如果把时间线放大到40年,大约有67%的首次婚姻是以结束告终的(含一方离世)。

这样的数据大概可以给我们这样的现实性的启示:大部分的亲密关系并没有完全作好成功的准备。当我们开展新的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常常不会意识到结婚并且从此一起生活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承诺。

不幸福的婚姻并不一定会破裂

城市化正在进程中的国家离婚率一般会升高。比如中国,结婚率在2013年到达顶峰之后开始下降,而离婚率则从未停止爬升过。这样的数据背后固然有着社会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不断升高,对于婚姻的经济依赖显著降低;同时社会对于离婚的宽容度也在不断升高,离婚所需要克服的真爱更少了。另一方面,攀升的离婚率并不是因为婚姻的质量越来越差,也许婚姻中不幸福的比例从来都很大,只是因为离婚的成本越来越低了而已。

当我们看到亲密关系破裂的时候,比如离婚或者分手,我们知道,不论原因是什么,他们选择分手是因为他们并不幸福。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事情的而另一面,即在没有分手的恋情当中,不幸福也是存在的。这是levinger的阻碍模型(Levinger’s Barrier Model)给我们的启发。

这个模型认为,婚姻最终是否解体有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婚姻本身的吸引力,比如双方享受相互陪伴的关系的程度,性行为上的满足程度以及婚姻带来的社会地位等等。我们所说的是否从婚姻中感到幸福可以归于这一个类别。第二个因素是其他选择。这里的选择并不单指与其他人继续组成亲密关系,有时候只是回到单身的状态。第三个因素是离婚本身的阻碍,比如法律上的阻碍,经济上的考虑,社会压力等等。Levinger的模型告诉我们,如果婚姻的吸引力和离婚的阻碍较低,而其他选择较高的时候,离婚更容易发生一些。

这个模型并不试图去解释婚姻失败的原因,它更多的从结果分析婚姻走向终结的过程里人们进行抉择的考量因素。但更重要的,它像我们展示了不幸福的夫妻并不总是选择离婚,如果离婚的成本很高的话,他们可能会选择继续在一起。这个模型没有解释婚姻失败的过程里都经历了一些什么。

Karney和Bradbury的漏洞,压力和适应模型(Karney and Bradbury’s Vulnerability-Stress-Adaptation Model)对此有很好的揭示。模型对于我们最要的启示是:压力性的事件一定会不断发生,如何应对这些时间是决定婚姻是否失败的重要标识。这个模型认为,双方需要不断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压力性事件,而这种适应性过程的好坏则更多的是由许多先天性的或者后天经验中习得的弱点决定的。

为什么会走向失败?

既然这么多亲密关系会走向失败,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因素,作出正确的选择,也许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去错觉化的理论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关系开始的时候双方互相抱有很多幻觉,这种幻觉印象了我们的判断并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选择。

随着亲密关系的进行,双方对于对方的好感都会下降,矛盾和问题会凸显出来。对另一方以及双方的关系有准确的判断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它帮助我们避免去错觉化这种好感急速下降的过程,当我们相互对方以及这段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的时候,就更容易避免走向失败。

解体的过程是相似的

大部分亲密关系是以相似的方式解体的。大部分的关系的破裂不是因为突发事件的出现,而是逐渐增长的不满意。而且通常双方当中的一方更想要结束这样的关系。而最终分手或者离婚的事件往往只是解体最后的标志,对这段关系的不满意其实要发生的早得多。亲密关系破裂往往会经过一些反复。往往是其中一方多次试图解释这种关系,而多数时候并没有正式的想要修复这段关系的措施会出现。

结束亲密关系的过程十分相似。有一小部分人会选择通过正式的沟通来试图结束这关关系,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对方,从而增加维护关系的成本以至于变得无法忍受而想要结束这段关系,但更多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慢慢结束这段关系,所以再次强调,多数时候,感情破裂不是突然发生的。也许是出于考虑到对方的情感难以接受,也许是出于自私的考虑。

解体之后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当朋友,但最终能够以其他关系维持下去的比例非常小。这通常是因为随着人们对对方爱意的减少,对于维持朋友关系所需要的投入就会减少。大部分关系结束之后两个人是无法继续做朋友的。

从痛苦中恢复

亲密关系的破裂会对双方都造成痛苦。其中恋爱分手是最常见的一种。被拒绝的一方所承受的痛苦更大一些。我们可能会产生愤怒,悲伤等情绪,但身处其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高估这种痛苦的持续过程。而有点残忍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真相是,往往只需要四周左右的时间,人们就可以从这种伤痛中缓解出来。我们的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会渐渐消散,连带着对对方的爱也会消散,而感到解脱的感觉会回来。

我们经常在感情失败之后创造一些叙事(narative)。这些叙事会创造一种对于过去更容易接受的解读,而在反复的重述这种叙述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历从创伤中走出来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叙事常常是带有很多合理化的成分的。比如被拒绝的一方可能会更多的注意到双方不合适的地方,增强双方并不合适的结论,从而降低因为被拒绝而造成的痛苦。比如我们会开始怪罪命运或者机遇,认为这样的破裂是因为偶然因素造成的。

我们也常常努力赋予失败的实物以意义,比如从中获得的个人成长。有时候这些意义是作为我们自我疗愈的过程的一部分而出现的。我们从这些意义当中看到个人的成长,并因此获得满足而感到自己变得比从前更加聪明和睿智,这样的自我满足会修复因为失败而受到创伤的自尊心,从而帮助我们自我疗愈。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专注在个人的成长上也是一种逃避心理。

我并不是说这样自我美化的叙事和努力反思获取的成长没有意义,而是说,我们在回顾一段失败的感情的时候需要坦诚更需要勇敢,能够承认过去的不足,承认无论做什么,以身处其中的我们来说,最后获得的结果并不会有什么不同。勇敢的承认这一点才是反思的基础。

这篇文章并没有探讨这个问题:

  • 怎样的婚姻会幸福?
  • 如何更好的判断婚姻的对象是否会走向幸福?

这属于另外的更宏大的话题,有机会再单独讨论。罗曼蒂克消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