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我身边的人获得幸福的方式。有些人很勇敢,他们在很短时间里就走进了爱情和婚姻,似乎不需要为选择人生伴侣这件事情花费过多的心力。有些人很坚定,他们按照自己认定的方式去生活,不需要顾及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有些人很简单,他们没有太多探索精神世界的欲望,把生活本身料理好就足够让他们快乐。

这些人像是坐标一样,让我常常忍不住感叹,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像他们那样勇敢,坚定,简单的快乐着?我一直是一个敏感而细腻的人,我独立并且试图不依靠任何人,我对世界运行原理的兴趣要远远高于我对物质生活的兴趣。但这些特质有些时候会产生许多负作用。敏感让我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独立有时候使我不知道该如何依赖他人,也不知道如何让他人依赖自己,好奇心则使我在探索中消耗大量精力而在找不到答案的事实面前深感沮丧。

我因此常常会讨厌这些特点。我时常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特点,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幸福快乐呢?比如为什么我需要花这么多精力阅读经济、社会和人文知识,为什么不用这些时间去看剧看综艺,不是会更快乐吗?为什么在你许多事情上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如果努力跨出去是不是也可以找到一条幸福的路?

但我最近忽然觉得,一直否定那些最根本的需要才是获得幸福和宁静的第一重阻碍。我一直说要接纳自己,但什么是接纳自己?我现在想,接纳自己最本质上要能够认清自己,尤其是认清自己跟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我是很敏感的性格会在意他人的看法,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宠辱不惊。但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所谓尊重是将自己的特质和他人的特质放在同样的水平上评价,而不试图作高下之分。

我们看到许多人获得快乐,于是推断他们的性格特点使他们获得了这种快乐,于是就有了分别心,有了高下好坏之别。我们会试图回避和改变那些我们认为阻碍了我们获得快乐的特质。这就好像父母在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坚强一点,不要总是哭哭啼啼。我们在对别人或对自己说这些话的隐含的意思即是这些特质没有其他的更好。

当然,从客观上说,不同的特质带来的人生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坚强而勤奋的孩子通常比软弱而懒散的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但真正的困难在于,我们的幸福程度并不能被这些客观标准衡量。而这样的心态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能首先接纳和爱自己,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又如何去爱另一个人?

我们走入亲密关系大多数是因为欣赏对方的优点,可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对方的缺点也迟早会成为关系的一部分。我们常常说要在关系当中要包容,但包容这个词的潜在含义就是认为对方的差异性是不好的,我们需要站像大人一样去忍耐。可是如果不怀着平等的心态去认识和尊重对方的所有性格特质,这些所谓的包容和忍让难道不会最红伤害我们吗?

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和快乐。别人获得幸福的方式方然值得欣赏,可是我们无法将哪种方式移植到自己身上。我们能够否定自己内心的敏感而从此变成一个简单快乐的的人吗?我们能够务实内心对于知识的热情而只将时间花在娱乐上吗?我们是与他人彻底不同的个体,而我们没有获得幸福,多数时候是因为我们不懂如何照顾自己身上的不同,甚至否认自己身上的不同。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同,尊重自己的不同,甚至开始照顾自己的不同的时候,才是获得幸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