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一》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这几天心血来潮看了《教父》小说第一部,和电影对比发现,电影对原著人物和情节进行了不少改编。 桑尼的冲动
 桑尼在电影里是一个头脑简单、按本能行事的角色。电影反复铺垫他冲动的性格,比如他在教父和索拉索第一次会谈时鲁莽地插话,暴露出自己和教父的意见不同,导致索拉索想出除掉教父以达成合作的计谋。教父被刺杀之后,他被报仇之心笼罩,除了要除掉索拉索,还不顾后果与五大家族全面开战。他的冲动性格为敌人所忌惮,也为敌人所利用,最后为了给妹妹出头单枪匹马冲出据点,被敌人趁机围堵,死于乱枪扫射之下。...

《1973年的弹子球》孤独的外壳

《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山春树的第二部小说。这部小说和村上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第三部小说《寻羊冒险记》并称为“青春三部曲”。村上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一直有自我封闭和陷入孤独的倾向,回头看去,这样的特色早在他的前几部作品里就出现了。 《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海边的卡夫卡》里的田村卡夫卡,本书中的我和鼠,这些人都喜欢孤独,他们对世界缺少欲望,除了生活下去,没有一丁点想要取得世俗成功的想法。《弹子球》里的我毕业后和朋友开了一家翻译事务所,生意做得有模有样,钱也赚得不少,但也仅此而已,开拓事业或者享受物质的欲望似乎都不存在于我身上。...

从小说《芳华》到电影《芳华》

冯小刚当然可以说《芳华》是他对青春的美好回忆,但是你很难不感到那是被过分美化、离真实太遥远的青春。电影芳华再现了那个黄金年代,给往事增添了许多美感,但也让人物塑造少了深度。原著小说里,中年的刘峰和萧穗子相聚,萧穗子给刘峰看林丁丁的照片,被刘峰拒绝,他宁愿林丁丁永远是记忆中心动的模样。芳华电影的视角与此类似,已经逝去的青春和从未得到的美好都让人叹惋,但沉醉在个人回忆里让电影失去打动更多人的力量。 阳光下的阴影...

《荣国府的经济账》红楼梦的世界观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说,作者应该是故事的上帝,从人物的饮食习惯到九月的天气,作者必须对每个问题都了如指掌。用更通俗的话说,作者需要为作品设置一个详细的世界观,人物的行动必须和世界观吻合。曹雪芹就是这样令人惊叹的创造者,他在创作情节和人物时,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红楼梦世界。 初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会集中在人物和情节身上。从老爷太太到公子小姐,从奶妈管家到丫鬟小厮,红楼们为我们刻画了数百个人物。我们倾向于把这些人想象成舞台剧演员,在自己的情节登台表演,等故事转换,他们就回到后台,在幕布后等待下一次登场。...

从《克莱默夫妇》到《婚姻故事》

你很难不把《克莱默夫妇》和《婚姻故事》相比较。这两个故事不论是结构还是内核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故事都从离婚开始,然后慢慢向观众展示婚姻破裂的原委,矛盾的中心都争夺孩子抚养权。在最激烈的庭审戏里,家庭生活里的鸡零狗碎被翻出来作为攻击对方的证据,因为信任而袒露的弱点也成了对方攻击的弹药。从内核上说,这两个故事探讨的都是婚姻关系中性别角色和权力关系的冲突。...

读《故事》:人物弧光

故事不光要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真相,还要展示人物内在的变化。人物内在变好或者变坏的过程就称为人物弧光。作者需要令人信服的展示人物变化的过程,观影的过程便是我们见证和陪伴人物一同变化的过程。...